粉多年前在Discovery 看過這個實驗,很喜歡。日前發現有人整理成文字:
麻省理工的社會實驗:《男女配對的真相》
文:李天豪
–
實驗準備:
實驗人員找來100位正值青春年華的大學生,男女各半。
然後製作了100張卡片,卡片上寫了從1到100總共一百個數字。
單數的50張卡片給男生,雙數的50張卡片給女生。
然後工作人員將卡片拆封,貼在每個人的背後。
所以,他們並不知道卡片上寫的是什麼數字。
實驗遊戲規則:
1. 男女共100人,男的單數編號,女的雙數。
2. 編號為1~100,但他們不知道數字最大的是100,最小的是1。
3. 編號貼在背後,自己只能看見別人的編號。
4. 大家可以說任何話,但不能把對方的編號告訴對方。
5. 配對時間限30分鐘,時間到沒有配對就失去資格。
實驗要求:大家去找一個異性配對,只要兩人加起來的數字越大,
得到的獎品越高,獎金歸他們兩人所有。
實驗目的:
讓男女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異性,爭取能湊到最大的總和。
實驗關鍵:
獎金金額為編號總和翻10倍。
比如,83號男生找到了74號女生配對,那麼兩人可以獲得
(83+74)*10=1570美元的獎金。
但如果2號女生找到了3號男生配對,那麼兩人只能拿到50美元了。
實驗開始:
由於大家都不知道自己背後的數字,因此首先就是觀察別人,很快分數高的男生和女生很快被大家找出來了。
例如,99號男生和100號女生。
這兩人身邊圍了一大群人,大家都想說服他們和自己配成一對。
『來跟我一起嘛!我會給你幸福的!』
『我們簡直天作之合啊!』
這跟現實社會一樣,有些人天生就是『女神/男神』……
大家都想討好這些人。
但遊戲的規則,模擬一夫一妻制,每個人只能和一個人配對。
因此,他們(高分者)變得非常挑剔。
他們雖然不知道自己的分數具體是多少,但他們知道一定是比普通人的要高。
為什麼?
看看圍在自己身邊的那群人不就知道了…
從這些追求者們殷切的眼神中,他們很快就了解自己的價值….
–
在這個短短30分鐘的實驗裡
我們看到了從小被稱為『女神』的人
為什麼看起來那麼『高冷』
因為從小到大,她們都有太多追求者了。
追求者太多,哪有時間一一好言相向…
而且,她們更不可能輕易答應追求….
於是….
那些碰壁的追求者,迫於時間壓力,只能退而求其次了。
原本給自己的目標是:
『一定要找90+的人配對』
『慢慢的發現80+也可以了』
『甚至70+』
『或者60+』
也湊合著過了,總比沒有好…
–
但那些數字太小的人就很悲劇了…
他們到處碰壁,到處被拒,被嫌棄….
據一位學生事後表示,在參加了這場遊戲之後,他對人生的理解都有了不同……
因為他在短短幾小時裡就感受到了人間的冷暖
——他背後的數字太小了(個位數)
要找一個願意配對的人簡直是難上加難…
不管他多麼好言相向、卑躬屈膝,就是沒人要理他。
最後,遊戲參加者想出來的辦法,就是兩點:
1.找個差不多的湊合湊合….
通常那些無人問津的人,會在最後幾分鐘配對在一起。
2.和對方商量,如果你願意和我配對,那麼拿到獎金的時候就不是對半分,我願意給你更多,比如三七分或四六分等等,或者事後再請你吃飯,雖然請客吃飯花的錢肯定多過獎金數額,但是找不到人配對實在是太沒面子了。
這跟現實人生是不是太相似了?
–
30分鐘即將結束,最後的倒數階段,沒有配對的都隨便找人了
當然也有堅持不配對,單身結束遊戲的大學生…
實驗檢討:
該說是意料之中吧…
絕大多數人的配對,雙方的數字都很接近。
換言之,『門當戶對』是很符合人性規律的。
這個實驗做了好幾次,一個55號的男生,他的配對有80%的可能性
是50-60之間的女生,兩人相差20以上的情況,非常罕見。
接著,你們猜猜看。
100號的女生的配對對像是誰?
100號女生的配對對象不是99號男,也不是97 或95…
竟然是73號男生…
兩人相差了27!
為什麼會相差這麼多?
原來100 號女生被眾多的追求者沖昏了頭,她採取的策略是:
『等待最大值』
因為她並不知道100是最大值,也不知道自己就是100號。
所以,她始終在等待更大數字的男人,等到大家都配對完畢,她終於開始慌了。
於是她在剩下的男生裡找了一個數字最大的,就是那位73號幸運兒。
她最後也嘗試過去找90+的男生,但是人家都已經有女伴了….
讓他們拋棄現有的女伴跟她配對並不現實,人家不會為了這點錢而損自己名聲。
從這個實驗當中,我們可以得到很多人際關係的真相:
1.實驗的人太多,地方太小,你並不可能跑去看每個人背後的數字。這當然是實驗設計者的安排,因為這樣才像是真實世界。
2.誰身邊圍著的人多,誰就是數字較大的人,而那些身邊孤苦伶仃門可羅雀的人,肯定是數字小的。很多人陸續發現這個趨勢,所以逐漸找到自己的對象,這其實就是社會中的光環效應。
3.小位數的人追求大位數的人,每次都很辛苦。通常是你再怎麼努力,對方也不理你,無論你怎麼表現也沒用。
–
實驗的英文名稱是:《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》
來自麻省理工學院,經濟學家Dan Ariely